一、什么是“银狐”木马病毒?
银狐是针对企事业单位管理、财务等从业人员发起攻击的木马病毒变种。该病毒主要通过微信、QQ、钉钉、邮件以及伪造工具网站等渠道进行钓鱼攻击,诱导受害者点击钓鱼链接,并进一步窃取用户的敏感数据和财产信息,具有高度隐蔽性,对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信息安全构成严重威胁。
二、“银狐”木马病毒有哪些危害?
1.远程控制设备:一旦感染了“银狐”木马,攻击者能够远程控制被感染设备,通过已登录的聊天工具发起诈骗,如冒充单位领导、同事或财会人员,造成相关单位或个人的巨大经济损失。
2.窃取敏感信息:窃取用户各类敏感信息,如账号密码、包括社交网络账号、电子邮箱账号以及网上银行账号等,导致用户隐私泄露,被不法分子利用。
3.实施精准诈骗:
(1)伪造官方文件:伪装成税务稽查通知、工资补贴、发票等文件诱导点击;
(2)伪造支付场景:诱骗用户进入虚假财政补贴页面输入银行卡信息,同步实施异地消费或转账;
(3)深度伪装手段:利用AI换脸伪造领导指令,通过企业微信要求财务紧急转账。
4.系统稳定性受损:导致系统出现频繁死机、蓝屏、程序崩溃等问题,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和工作效率。
三、如何防范“银狐”木马病毒
为帮助广大师生有效应对这一威胁,信息技术中心推出以下解决方案:
(一)提升安全意识
1.不轻信群发通知:对于微信、钉钉等社交软件或邮件中的群发通知,尤其是涉及资金、敏感信息的,要仔细核实发送者身份和内容真实性,切勿盲目相信。
2.不点击陌生链接:强调不要随意点击来自未知来源的链接,特别是那些看似可疑或诱人的链接,如声称提供高额补贴、优惠活动的链接,避免进入钓鱼网页,下载病毒文件。
3.不转发未验证文件:在收到他人发送的文件时,先进行安全检测,确认文件无病毒风险后再转发或打开。对于涉及重要业务的文件,要通过正规渠道核实。
4.特别留意非工作时段收到的与工作相关的紧急消息,在回复或执行相关操作前,务必通过电话或其他可靠方式与对方确认,防止被骗子利用工作习惯和心理进行诈骗。
5.在长时间不使用电脑(如下班后)时,建议关机或休眠,减少病毒在电脑开机但无人操作状态下攻击的机会。同时,养成良好的电脑使用习惯,如不随意下载和安装未知来源的软件,定期备份重要数据等。
6.安装杀毒软件,如360、火绒杀毒软件等,开启实时防护并定期更新病毒库。
(二)使用专杀工具查杀病毒
1.下载“银狐”木马病毒专杀工具。
https://www.dbappsecurity.com.cn/content/details2153_34080.html
2.解压后双击运行sf_scanner.exe,点击“扫描”即可。